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冽冽海風下─2018澎湖內海地景藝術祭》策展理念



澎湖地勢平坦,四面環海終年任凜冽狂放的海潮與海風吹拂,嚴峻的氣候環境刻畫出堅毅謙遜的島嶼特質,在海與風的無盡吹拂下,種種人的生活痕跡,漁港,聚落,菜宅,軍事遺跡、傳統產業遺跡,形成澎湖獨特的風貌景緻。

配合「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嘉年華會在澎湖」(The most beautiful bay carnival in penghu,Taiwan),藝術節將呈現澎湖內海的地景,以戰時遺跡、產業遺跡與生活聚落三項主軸來展開,讓人們面對人文與自然的交界與地景的互動,看見自然、人文、歷史的對話。內容包含在金龜頭蛇頭山的〈海望〉、〈風的邊界〉;小門嶼小門村的〈菜宅生活地景再現〉、〈海的向量〉、〈海邊坐〉;七美的雙心石滬。

澎湖地勢平坦,四面環海終年任凜冽狂放的海潮與海風吹拂,嚴峻的氣候環境刻畫出堅毅謙遜的島嶼特質,在海與風的無盡吹拂下,種種人的生活痕跡,漁港,聚落,菜宅,軍事遺跡、傳統產業遺跡,形成澎湖獨特的風貌景緻。




小門村地景計畫

對應於黑色奇峻的方山小島,島上素樸嚴峻的蜂巢式菜宅,簡樸的聚落,和一灣堤防小漁港,種種低伏且堅實的人為構築,在其四方與上空,是漫天翻湧不已,流動虛空,凜冽狂放的海潮與海風。是這大氣的吞吐,刻畫了人們的性格,迫使人們塑造了堅毅謙遜的地景,才堪堪足以在十數載的短暫時光之中,和大自然共存,世代均須以持續的。這份被海風捶打鍛煉出來的低調之美,生活之美,貼近大地之美,是菜宅地景再現的計畫之中,所嘗試要修復與重新詮釋的。

也正因此,本計劃確實雖以菜宅為各項地景空間改造與藝術計畫開展之核心,反以塑造菜宅之唯一不可違逆不可消弭無可迴避之自然界力量為概念主題。

菜宅地景與聚落的文化生活精神的新詮釋,毋寧與菜宅硬體的修復,同等重要。我們希望各項計劃的整合,能讓人以新的眼光,看見虛的抽象的風,這等眼不可見的偉大亙古自然力量,以體會先民彎腰自海中拾起珊瑚礁與玄武岩石塊,塊塊壘疊起連綿菜宅的心情與辛勤。

計劃從人類學和博物館學的角度,保育珍貴聚落文化與地景的概念,對逐漸式微的特殊農漁業複合的聚落文化地景,提出複合式的藝術計劃,將海風吹拂下的小門村,整個聚落以及各種自然或人文力量交融的景緻,經濟活動與文化生活,轉化成為開放式的博物館。

本計畫以菜宅地景為核心,展開一系列地景藝術與行動計劃,呈現聚落生活與澎湖地景之動人風貌。一方面協調地方,汲取社區智慧與技術傳承,進行菜宅修復,一方面結合藝術行動計畫,在菜宅內復育適應在地乾旱多風氣候之果菜種植,考掘社區耆老智慧,並邀請多方位的土地復育專家參與,啟動在地飲食生活美學的思考。


菜宅復育計畫

菜宅生活地景再現計畫,希望重新建構起人與土地的關係,與在地居民的生活能直接對話,回復流失中的海島農業生活樣貌,透過藝術行動計劃,重現菜宅的勞動地景,當人們因勞動耕作的生產,與土地自然重新連結,也為未來的小門嶼美學生活與經濟,啟動新的想像。

海風終年吹拂的小島,斜坡下蜿蜒著玄武岩與硓咕石圍起的綠色菜園,島民曾經勞動其間,交織成一幅繁盛有生機的動人地景。然而社會環境變動、觀光業興起、產業重心轉移,年輕人口流失,菜宅廢耕、日益崩壞,往日景色樣貌不再,島民世代累積的生活智慧,及生存和土地之間的親密連結,也逐漸流失。

我們試著喚回這股對故土的情感,重新挖掘隱於村落鄉間的生活面貌與地方智慧。因此,這期間,我們透過訪談紀錄,爬梳有關菜宅的記憶與歷史,整理散落的智慧與文化,作為重新建構一個乘載在地生活智慧與能量的機制,給予新世代想望未來生活模樣的基點。

為期數月的種菜行動中,我們以重新修復的菜宅空間為平台,除了重新凝聚村落長輩們的生活智慧,也引入各類專家達人的智識資源,讓不同的人和經驗在這裡集結交流,為菜宅的未來發揮,鋪陳腦力激盪的社群鏈結。讓眾人回到這片珍貴的土地,讓人與土地交織成一片勞動地景,再現村落珍貴的人文地景。


游文富:海的向量

轉向北側台地,將以新的地景介入,配合玄武岩高地坡度起伏,連結環繞菜宅之步道系統,在重要節點空間,設置游文富先生的作品”海的向量”,創造人與風與菜宅與海崕之新韻律對話。在小門嶼向海斜坡菜宅間,藝術家游文富徒手將一根根竹籤牢牢插進土裡,以農事插秧般不斷彎腰站直的姿態,重複數十萬次勞動,以農人般堅韌的意志,回應在地人與海、風的相處之道。柔軟而堅硬的竹籤由向海斜坡蔓延田間,深藍、淺藍到純白的色階,呈現出海水、海聲、海風、天空與草原的方向知覺,迴盪、交響出海的向量。


鄭乘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 場域.結構.行動組
海邊坐

連結後方菜宅步道與前方漁港,有一條貫穿聚落的主要商店街,目前約有七八家商店,販賣澎湖在地飲食小吃。從商店街右轉轉進巷弄,可以見到廢棄空屋土地廟以及水井。村前隔著馬路,面向沙灘與碼頭,風動的空間裝置將點化本區成為坐看夕陽吹海風的最佳場所。在此設置了鄭乘騏老師與南藝大學生的作品〈海邊坐〉。海風浪花,是小門沙灘上最單純美麗的風景。作品回應風浪、海灣及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性,以低平長廊對應海灣地貌;半透明的羽翼捕捉海風,輕輕搖晃,其動態與朝夕不時變化的潮汐海浪陽光互動,村民與孩童在平台與網架上彈跳奔跑休憩談笑。漁網製成的頂篷,亦如同討海人家向遠方漁人寄託的思念與溫暖。

從菜宅內的地景到堤前觀海裝置,都扣合風的元素,連貫一個從漁港穿越聚落與菜宅與玄武岩海岸台地的環狀路線,以一種開放式的點狀的輕度介入,重新塑造觀看與體驗小門嶼的經驗,使農漁複合聚落生活形態之美,在冽冽海風下更加純粹鮮明。



金龜頭蛇頭山地景計畫

澎湖金龜頭蛇頭山具有特殊地理與人類文明交織的脈略,地景創作的介入,重新定義人文,自然環境與軍事遺跡的關係與觀點。

澎湖因其特殊地理與地質環境,在大航海時代的海權爭霸歷史之中,在東亞海域具有重要戰略位置;台灣是太平洋接鄰大陸的重要島嶼,位於東北亞與南亞沿大陸海岸中繼點,在這一灣海峽,澎湖列嶼處於大陸與台灣之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蛇頭山與金龜頭,位於澎湖馬公島朝大陸方向兩個伸出的長形半島尖端,隔著內灣遙遙相望,鉗制着前方海域的進出,可謂國土邊境的最前線。是以,無論是大陸地區的影響向海島方向延伸,包括或是其他文明自海洋而來向大陸地區迫進,均於此交會碰撞。。

這兩個昔時戰地邊境,勾起我們處於某種領域的尖端邊緣對立于另一片廣大領域的想像,也暗中指涉著某種中心與視點投射起源的存在。然而如果我們更換不同的視點或時間空間的縱深,便可感知到邊境作為某種時空下的相對性狀態,可能有多重的性質,且不斷轉移中。邊境並非非左即右涇渭分明的一線劃開彼此,也不是斬釘截鐵清楚分明的定於一尊千秋萬世。

當我們立於這兩塊基地上,面臨政治上的國土邊境,自然的海疆洋界,不禁感嘆于軍事工程之浩大與壯觀,地球地表的山海湖河,大抵都是因自然之力而形成,然而人為力量,也能造成巨大與劇烈的地表地景改變,或是軍事目的的構築,或是居民聚落生活的構築痕跡,或僅僅是人類聚落與觀光娛樂所遺落的廢棄物與垃圾。在這裡,我們所見到的,是壯麗的自然地理地質與人類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接壤的各種交互作用結果。

在戰事遺跡的兩個主要基地上,設置兩件藝術地景,呼應因軍事武力政治疆界曾經的彼此對峙,也回應自然與人為力量之間拉扯的關係。在歷史潮流之中,來自不同背景與地域的人類,來此築起聚落,人為聚落和自然的藍天海風之間,形成另一種疆界,然而,海陸交接之處,不同的自然生態也在潮汐漲落之間,形成日日月月年年不斷變化互動的邊界。

乍看之下,人為的尤其是軍事構築工事總能造成震撼的感受,在鳥瞰圖上,蛇頭山與金龜頭砲台遺跡,十分顯著,然而,在激烈短暫的戰事歷史之間,更長遠的 是和平時代與日常生活的延續繁衍,站在遺跡彼此隔灣遙望,不禁興起:“大江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慨,如果放進長遠的地球歷史來看,政治軍事情勢,又何嘗不是和澎湖的冽列海風與潮汐推移一般,瞬息轉移?

於是,在這個計畫當中,因為物換星移,須因應當下,並擴展人文與地質歷史的縱深,拉高觀看與反省的視點,地景藝術將介入所界定的, 並非固定的意識形態或人為設施,而將呈現交界狀態中不斷變幻的關係,或許,從人類文明的視點來看,它是一種前線,是國族勢力在最前端的開拓或抵禦狀態,但是,在此壯麗地景與洶湧海域之前,我們毋寧願意以更謙遜的態度,去面對人文與自然的交界狀態,去面對海風與大洋的無盡對話。


曾靖婷:海望

自然海疆上,這座人為構築的砲台空間,是過去鎮守澎湖灣守望家園的陣地。藝術家曾靖婷運用纖維網編織,輕巧的介入環境,高低錯落的形成頂棚、吊床。交錯掩映豐富的光影下,人們可以舒適的臥躺望海,隨風擺盪,彷彿在海中漂浮。軟性空間作品轉換軍事場域特質,創造出一個可遊、可憩、可停留思索歷史的場域。


風的邊界:李蕢至

作品處於多重疆界之間: 海域與陸界的生態領域疆界,人與自然對話的疆界,潮汐日夜漲退的疆界,還有戰爭與和平的疆界。作品雕塑無形的風,數道弧狀造型,順著岸邊風向,下方立柱有如澎湖通樑古榕的旺盛生命力,其下懸吊的貝殼,隨海風盪出清脆的聲響,猶如一道道風浪凝結,回應自然景觀與文化紋理。



七美島雙心石滬

石滬,是澎湖先民順應自然環境條件,在潮間帶築滬捕魚,所形成的特殊地景,比任何藝術創都更加壯觀嶼美麗。整個澎湖列嶼,有超過六百個石滬遺跡, 而七美雙心石滬:,當屬全澎湖最大也最壯麗的石滬遺跡。

七美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島嶼,四面環海,火山熔岩噴發侵蝕,形成玄武岩柱、岩脈、海蝕台、壺穴等豐富壯麗地景。島嶼地勢由東向西遞降,形成緩緩傾斜的台地,六個村27個小聚落發展分散於全島,形成大小不一的生活聚落。

七美東北岸頂隙海崖下,由顏恭先生等人合力打造的雙心石滬,是當地重要的捕魚石滬,如今是最重要的傳統產業地景遺跡。雙心石滬因造型優美、雙心寓意動人,廣受民眾喜愛,是澎湖重要的文化景觀。



Penghu is relatively flat and surrounded by crashing waves and howling winds year round. This harsh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has carved out its persevering yet humble island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 the unrelenting ocean and windy conditions, the traces of people’s lives – the fishing harbor, the villages, the walled food gardens, military ruins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 have formed the unique scenic landscapes of Penghu.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Bays in the World Carnival in Penghu, Taiwan event, the art festival highlights the landscapes of Penghu’s inner seas through the three themes of battle ruins, industries of the past, and life in the villages, thus allowing people to come face to face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al and natural boundaries and landscapes and witness the dialog between nature,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art festival program includes “Looking out to Sea” and “The Edges of the Wind” at Jinguitou and Shetoushan; “Reviving the Walled Food Garden Landscape”, “Vector of the Sea”, “Sitting by the Seaside” at Xiaomencun; and the Two Hearts Stone Weir at Qime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