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冽冽海風下─2018澎湖內海地景藝術祭》策展理念



澎湖地勢平坦,四面環海終年任凜冽狂放的海潮與海風吹拂,嚴峻的氣候環境刻畫出堅毅謙遜的島嶼特質,在海與風的無盡吹拂下,種種人的生活痕跡,漁港,聚落,菜宅,軍事遺跡、傳統產業遺跡,形成澎湖獨特的風貌景緻。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金龜頭蛇頭山



小門嶼小門村





小門嶼位於西嶼北側。村落東邊入口,由兩道巨岩夾圍,遠看像門,而有「小門」之稱。
小門南端擁有潔白沙灘與天然港灣,北側玄武岩海崖高地,玄武台地形奇幻壯麗,之間,是具有四百年歷史的漁村聚落,聚落北側凹地上匍匐綿延一片硓𥑮石菜宅,是先民順應氣候與土地條件,為了能夠耕植綠色菜蔬而發展出的特殊地景。小島漁村的飲食與文化生活呈現海陸交融的特色,正是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小版澎湖。

《海望》




《風的邊界》
























《菜宅生活地景再現》


《海的向量》




《海邊坐》




曾靖婷




李蕢至




游文富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 場域.結構.行動組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澎湖在地創青交流分享會


在澎湖駐地的半年中,團隊人員漸漸深入了解澎湖這塊土地,同時透過在地人的連結牽繫,認識了許多在地創業青年,他們各自在不同領域努力,希望為澎湖這塊土地帶來不一樣的可能性。這天分享會由駐地團隊邀請曾旭正老師、林俊雄老師、林靜娟老師與賴明正老師,和14位澎湖創業青年來到澎湖馬公市的吹吹風。分享會首先由駐地團隊向與會者分享澎湖內海地景藝術祭在金龜頭、風櫃蛇頭山、小門嶼的藝術作品,並分享在小門村進行的菜宅復育計畫。

策展人特別向與會者分享菜宅復育計畫。說明策展的理念,以及半年以來的駐地工作歷程。從初期籌備到現階段為止,團隊除了陸續進行當地環境和田野調查的紀錄,一方面也摸索著如何組織種植的工作。

復育工作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澎湖自然環境的限制。在澎湖很多地方都有菜宅,但是小門村這裡確連綿不絕的形成一大片,形成壯麗的特殊地景。這和小門嶼的地質地形與氣候有密切的關係。是玄武岩地形,北側高地與聚落之間,形成一個碗狀谷地。高地地質所蓄積的少量水份,匯流到谷地中間,便形成小門溪,這些地下水和溪水,是孕育灌溉菜宅的重要水源。





高地目前尚有三個人工濕地,田裡有許多水井。小門四周環海,海風夾帶著鹽分,尤其冬季東北季風吹起的鹹水煙,讓植物不易生長,我們請農改所幫我們做土質以及水質檢測,發現土壤與地下水的酸鹼值高達7.6~7.9,鹼性相當重。今日位於小門沙灘與玄武岩高地間的菜宅之間的一條水泥道路,覆蓋在過去的小門溪上方,1986年韋恩颱風造成嚴重損害,因此整個澎湖全面性的修築堤防。小門村堤防修築了之後,卻又阻塞地下水的出海排水管道,造成村裡淹水,因此又建設地下排水涵管,而把小門溪蓋上水泥鋪面,減緩淹水問題,但是卻讓地下水快速排流掉,破壞了小門村地質原本脆弱的地層保水能力。也讓菜宅種植環境越發困難。加上人口老化與人口外流,菜宅廢耕崩壞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這個具有四百年歷史的老村莊,目前大約只有五六十戶居住,每日生活,除了早上仍然破曉便起床,七點有菜車載著青菜和生活日需品到村前販賣。

從2017 年冬天,到2018年三、四月春天,到五月開始修復菜宅以前的照片記錄,可以看見修復之前荒頹的景象,以及乾荒的狀態。村長告訴我們,這兩年雨量急速減少,菜宅上方水源地及小門溪乾涸,是這70幾年來首次見到的狀況。這些都讓菜宅的復育挑戰倍增。


第二個問題是在地專家達人的媒合與居民力量的驅動,有實行上的困難。小門村在地人口老化,難以驅動他們回田裡種植,根據村民的訪談,這裡的菜宅修復已經做過三次,這是第三次,規模也最大。但是以前修好了之後,大家種了一段時間,還是會很快荒廢,石牆也跟著塌落。


因此,我們重新思考人和社群的組織與擾動方式,以現有高齡的狀態,再鼓動他們回田裡復耕,並無助益,這次可能需要年輕活力的擾動,因此我們以專家達人的帶領,以打工換宿的方式,徵召年輕人來澎湖種菜換宿。 

策展人邀請新鄉村協會秘術長陳沅蓀以及唐敏老師,以樸門永續設計的概念,進行為期三周的課程與農事工作,帶領換宿的種植人員了解並嘗試不同於傳統農業的農作方式。唐敏老師出身亞歷桑納,沙漠地區,非常擅長在乾旱地區的農法。而陳沅蓀老師參與推廣都市農耕多年,有豐富經驗。 


另外我們遇到移居澎湖的宮坂大智先生,他去年夏天起在馬公經營一個小小的菜宅農田。請他帶領了一小塊的土地復耕,先實驗用自然農法養土。他在日本成立了『農村復興NPO ECOFF(村おこしNPO法人ECOFF)』組織,協助有意願的年輕朋友到日本各小島協助農事,讓年輕人體驗自給自足的生活。 

雖然夏季持續乾荒,春季空梅,六七月有幾場台風,一直到八月的颱風,才帶來豐沛雨量,讓小門溪再次潺潺流淌,而我們從藝術作品進駐創作,各類志工實習以及打工換宿的朋友,有五十幾人次。 

透過這項菜宅復育行動,團隊有幾項觀察切入點:

 一、 問題點
 1. 農漁合一的聚落生活,是小門村乃至整個澎湖的獨特體系,然而這個體系已近崩解,也難以完全回復土地、海洋跟人的傳統連結關係。
2. 魚源枯竭,小門居民記憶中一夜致富的漁業豐收景況不再回來。土地乾荒廢耕、水土失衡等大的環境議題,需要時間慢慢克服。 
3. 高齡與人口外流,小門嶼是離島的離島的離島,從馬公到小門開車約40分鐘,連澎湖人都覺得偏遠。
 4. 生活機能不足,在地僅有兩間小型雜貨店和五間觀光向餐飲店,其他生活必需品要到周邊二崁、池東等地購買,村內無醫療設施;村民即使留居澎湖,也移到生活機能較好的鄰村。 

二、潛力點
1. 小門村菜宅地景具文化、地景意涵,舉世無雙。周邊環繞清澈海水、壯麗地質以及靜謐質樸的聚落生活文化, 
2. 年輕一代的嘗試,即便是偏遠的小門村,也有青年選擇回鄉經營獨木舟活動,未來預計經營民宿。 

三、社會照顧
1. 小門村以高齡人口為主,昔日小門廢校現規劃為社福長照中心,提供日間照護、身心障礙作業所及兒少親子空間。

四、經濟 
1. 目前小門村的主要經濟產業,以地質奇景鯨魚洞為觀光景點吸引遊客,村內餐飲店販售小管麵線,維繫着經濟收入。 
2. 部分人家仍然出海捕魚,配合現代冷凍技術,進行網路宅配。

策展人提及,面對上述這樣大環境的議題,短期的計畫活動難以馬上看到成效。日本直島花費數十年進行復育以及建築與藝術的重新塑造,展現出深厚的藝術、建築、文化特色。我們雖然沒有那麼強大財團的支持,能否想像創造自己的方法,在這塊土地上有一個長期而深入的復育計畫?我們是否將問題,形成一種改變的轉機?這些問題的追尋,是這項復育計畫的主軸,也是追尋改變的契機。我們能否想像菜宅的復育不只是恢復傳統農耕,而有其他可能性?

透過這次計畫我們引進了年輕新血與達人師資,將來菜宅復耕與種植模式,能否結合土地倫理教育形成特殊的田野學校?或結合社福單位與種植計畫,與在地創意主廚進行具社會意義的契作關係?甚或是讓種菜行為成為一種社區陪伴?透過這場交流分享會,邀請專家委員給予建議,我們希望創造更多連結,讓澎湖的在地青年一同來發揮他們的能量,想像這塊土地的可能性。


聽完策展人對藝術祭的分享,澎湖在地青年們接著自我介紹,過去幾年在澎湖實行的夢想計畫: 

草根果子 黃士恩 
經營滷味店的草根果子草老闆黃士恩,獲得社區一家信義房屋的補助,八月底公布彎腰青年的計畫,正在籌備,10/1正式要開跑。會做這個計畫的原因是外婆家以種田為主,和台灣本島的差別是漁夫或農夫是全職,但澎湖是半農半漁的社會形態,自己家裡是以農居多,早上白天下午到農田,傍晚到潮間帶或出海。隨著種植人口越來越老化、作物越種越少、土地廢耕,農田到最後還是會留給子孫使用,目前狀況是農變建居多。未來士恩希望保留農田記憶,讓土地記憶可以長存,讓澎湖保持半農半漁的社會型態。希望澎湖不只是以觀光為主的島嶼,還是要回溯到與土地、大自然、大地的接軌,腳踏實地。 關於草根果子這件店,士恩創建的臉書粉絲頁也提到,去台北是為了能回到澎湖,待在澎湖是可以安身立命,但還是會想去找一些不同的養分,將台北學到的經驗做為種子中,在澎湖這片土地種植、深根、發芽。目前草根果子賣的是冰鎮養身滷味、精釀啤酒,主要是由爸爸、媽媽和自己,一個家庭共組的小店面。我們主要分享的是理念,產品是輔助,希望透過草根果子傳達更多環保、與土地接軌理念,以及家、分享的概念。現在的草根果子,不僅是一間賣店,更成為一個聚集交流的空間,吸引更多有想法的年輕人,連結發揮他們的創意和能量。 

23.3回游計畫

#澎湖的緯度是23.5,我們想要有一個藝術的座標,23.3是我們設定的藝術座標。回游計畫是每年,一年一度回到這裡,悠遊在這個世界、澎湖這一座島的藝術創作計畫。今年的展場在虎井嶼,一個很小的島。 

成員 吳念真 
土生土長的澎湖人,研究所畢業後因為工作就回來澎湖,回來後覺得從小在這邊受藝術教育長大,藝術應該是很有趣的,找了一些朋友,一開始是自己和學姊及表妹一起展覽,澎湖沒有藝廊只有文化中心,剛開始他們到處尋找店家、閒置空間,把牆壁當作展場。今年是23.3回游計畫第八年度,我們的創作從一開始三個人到現在十幾人以上。一開始澎湖講藝術通常只聯想到印象派或風景畫,但是念真覺得藝術應該是非常生活化的,是你日常買便當或飲料時,就能接觸到的東西,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第七年度,在Bruce空間裡面展覽時,成員組合已經多樣而有趣:有一些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澎湖籍台灣出生的人、國外出生心在澎湖的人,有一些是從沒有來過澎湖希望透過藝術的方式來認識澎湖,這些都是澎湖人。 

成員 蔡曜任 
是一位消防員,小時候在澎湖長大,沒有種過田也沒有坐過牛車,也沒有補過魚,屬於比較不會彎腰的那一輩,畢業以後就在台灣工作後來調回澎湖,因為還是深愛這片土地,澎湖越來越沒落,我們也很感慨,所以要多一點新血加入,雖然我是消防員,消防工作是為了養家活口,事實上骨子裡很喜歡做創作和繪畫的事情,經常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會自己用電腦繪圖或漂流木創作,原則上沒有再跟團體是個人創作,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創作的因子,任何一個餐廳只要一片空白牆可以讓人塗鴉,每一個人都會去,這代表每一個人都很想創作。我就是用這種想法,只要有空間給這些人發揮,一定都會有人願意出來創作,所以阿任加入23.3,希望認識大家,一起來為地方做改變。他的作品是用微軟系統word作畫,現正經營粉絲團「阿任的想像天地」。


燈塔計劃 Bruce Lin 林希同 
小留學生,很早就去澳洲,從澳洲留學12年後回來台灣,之前在台北工作一陣子才再回來澎湖,為什麼會選擇回來澎湖,因為很小在澎湖土生土長,去澳洲後也發現澳洲非常強調故事,為什麼澳洲可以在國際上很亮眼,當然跟我們的政治、國際情勢有關係,但最主要是我們不是很會做行銷,是我們台灣遇到很大的問題。回來之後在這邊經營一陣子後,發現像士恩、念真這樣的年輕人影響自己非常多,也看到念真從三個人到現在十幾個人,去年做活動就十幾位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藝術家,大家在澎湖這邊很欠缺一個品牌來幫他們做發光,因而有light up Penghu,用燈塔計劃,在馬公市區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讓大家在這裡揮灑,也希望未來能做一些演講講座,讓在地很努力的年輕人來做分享,協助他們以自己有能力的地方去做國際推廣,無論是英日文標語,是台灣往國際推展很需要的地方,協助他們做國際連結,語言上可能沒辦法克服,但至少在翻譯可協助他們在國際上發光的機會。空間目前還在籌備,預計明年會開幕。  

藍楹居工作室 
是燈塔計劃後面的一個老屋,我們承租下來在這個地方辦小的市集和講座,邀請很多在地工作者和創作者進駐,很有藝術氣息的地方,他比較屬於一個藝術空間,比較不是民營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推廣到國際。 


澎湖國海龜啤酒設計 小黑 
來澎湖第十年,從臺北過來,台北過不下去就來了澎湖,學弟先來這邊就流下來了,開了民宿、做居酒屋,前年剛收掉手繪經典。從商業或從實際角度慢慢進行下一步。以前自己太理想,但回過頭來看還是要有產業才有辦法經營、聚集更多人,有產業才會有文化,有文化就有生活。目前工作以設計為主,經營的燒烤店最近可能會賣吃的,海龜啤酒的開發是跟士恩及吹吹風老闆合作。今天穿的T恤上印了「澎湖國」為什麼有這個創意,是聽到要來澎湖的人問:來澎湖要不要帶護照、要不要換錢,或帶電壓器,是不是要開漫遊,以為澎湖是另一個國家,因此拿這創意來設計商品,或許有人會覺得太過於政治意涵,但就澎湖國吧。目前在和Bruce談計畫,一樓作展場、邀請藝術家做跟澎湖有關的設計或藝術,夏天做展覽,開始吸引更多藝術家後可能可以讓全澎湖在冬天的時侯所有的民宿跟著一起參加這件事情。這些就是能量,可以在夏天甚至整個年度都可以有展覽。

玖.午貳沏咖啡  霏 
澎湖人,最近兩年回來在澎湖唯一的菜市場裡面賣咖啡,型態是旁邊賣烤雞,在一個角落自己在賣咖啡。主軸是自己對任何人工的都過敏,咖啡最主要是黑糖、蜂蜜,其他糖漿沒有。長這麼大發現,你很難知道一年四季,當季蔬果類到底是什麼東西,或者是土壤不一樣吃起風味不一樣,懶得煮糖機ㄤ,所以就直接看菜市場有什麼水果、蔬菜可以拿來混的,就會拿來用。一方面是想要回到大自然,因為之前吃的東西都很怪。後來發現澎湖和台灣種的東西的確會有差,即便是同一種水果。最近聽一個大哥說他覺得澎湖的火龍果吃起來脖子會緊緊的,但是台灣的不會。台灣的火龍果真的比較甜,但澎湖的火龍果反而吃起來是有層次的,不會這麼的死甜、乏味。目的是想提供另一種喝咖啡的方式,更貼近作物的方式。老家是半農半漁,後來到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今天剛為一個活動主軸「臭肉乾」作為下酒菜,再設計三款有澎湖意象的飲品調酒,三款分別要用澎湖特色比如風茹茶、仙人掌或者是海菜鹽,而且我比較傾向澎湖這邊有誰做新產品,都會把它加進咖啡裡面,像旭西的米餅。有記者問,你們澎湖人平常吃臭肉乾嗎?其實臭肉乾已經沒什麼人在吃了,主要是賣給特地做成再調味的一道菜餚。我發現特別設計一個飲品去搭配它,他反而又是一個新型態的方式,這就是我留下來的目的。

澎湖史考特  黃晧堃、黃武緯 
名字叫史考特是因為兄弟倆都是玩童軍出身,到現在也是,主要在做露營體驗和裝備出租,希望讓大家去接觸大自然,以玩樂的方式讓大家愛上自然去在意,進而去愛護。哥哥在學校文光國中、湖西國中、澎湖海事、馬公高中任教童軍老師,主要是當童軍團長、教童軍課。之所以和弟弟留下來,主要是教育學生的時候,看見了澎湖的未來需要一些希望和正向的能量。因為我們在澎湖最常看到的小孩子,家長最現實的是你要做什麼工作、當公務人員、去台灣工作不要待在澎湖,為什麼?剛好我教澎水,兄弟倆也是澎水畢業的學生,從大學畢業後開始當老師教學生做童軍,離不開澎湖。童軍不只是做戶外訓練,人格的養成、去外面服務,帶童軍的學生在環保局、華山基金會、體育會、馬拉松、惠民醫院大型活動都去當無給職的工作人員,對外說沒錢的就來找我們,有錢的去找別的單位,因為我不希望學生為了錢而去做服務,一年年下來,看到原本家境不太好的學生,願意選擇一份正當的行業去走他正向的人生。近幾年我們開始看見有一些學生,只要幫學弟妹辦露營,就會關切需不需要幫忙,掏腰包讓學弟妹吃得更好過得更好,不用花錢。因為我們從澎水出生,許多家庭都是比較貧困的,我希望可以用戶外活動,去重塑他們的自尊、對人的友善,去改變澎湖。

AsousaR糸境  大山 
台北人,2016年4月1日踏上澎湖,因為非常渴望大自然而來澎湖,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之後一直從事服裝相關的工作,服裝的生產管理,工作讓人很疲倦,想回到大自然。一個機緣下大概五六年前來到澎湖,就被這裡的自然環境吸引。後來工作到一個段落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到想去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澎湖。到澎湖後,沒有認識任何一個朋友,所有都是從零開始。生活久了,漸漸被這邊的大自然,太陽、海、土地,還有認識的新朋友照顧的很好,這兩年開始萌芽一些念頭,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過去在台北曾學過一些身心靈課程,而澎湖目前沒有人做這件事情,覺得可以在這裡發展這個領域的事。

目前大山在Bruce這邊工作,有一份正職有可供生活,也可發展自己想做的事。今年和士恩、念真今年的4月在這邊辦「春神季」身心靈的小市集,9月辦了秋聲哉,雖然從零開始,但這邊是一個很適合開創的地方,這也是澎湖的特色。身心靈市集是聚集了一些有學習身心靈相關的人,比方士恩有學靈氣,念真無私自通做靈感手繪畫出你的狀態,畫出一個屬於你的生物。而我自己是學天使溝通擴大療癒,英庭以塔羅牌結合馬雅曆法,另外還有人類圖。一開始只有五攤,今年擴大到跟台灣本島去做邀請,有五個台灣本島朋友一起共襄盛舉。

Enishi Resort Villa緣民宿 劉姐 
劉姐16歲就離開這塊土地,小時候就讀馬公國中,畢業後是全校唯一沒有考上澎湖兩所學校的人,這位不愛讀書,從小和人打架的異類只喜歡畫圖,所以拿著媽媽給的兩千塊台幣坐飛機去台南讀書,讀選擇成龍中學理工科。當時台灣的朋友不了解澎湖,曾問劉姐:澎湖有沒有電?澎湖人怎麼到台灣?這類奇怪的問題。高中二年級第一次知道台灣沙灘是黑色,而台灣同學不相信澎湖有白色沙灘。台灣本島的人完全不了解,以好奇的眼光看待從小島到台灣讀書的澎湖人。  


劉姐是中南部第一個做皮雕的人,在台灣做了三十幾年皮雕和民宿的生意。回到澎湖的原因很單純。她某次去日本直島旅行,坐了飛機和船千里迢迢到達這個島嶼,一到便不自覺地掉眼淚,因為這塊島嶼實在太像自己的故鄉,島上獨特的藝術、建築,讓這塊土地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吸引各地遊客遠道而來。劉姐開始反思,我們澎湖應該用什麼方式來吸引文青人士、優質客人來到這塊土地,應該用什麼方式讓外面的人認識這片土地,而不是花火節這種短暫節慶式的活動,劉姐想了想,只有建築,因為建築可以一百年以上都在這塊土地。  

由於七年前只認識安藤忠雄,無厘頭的以手寫毛筆字的信邀請他來澎湖設計建築,他考慮一個禮拜後回覆,他很喜歡澎湖湖西隘門村這個沙灘附近的村莊,但事務所人手不足以承接此案,他鼓勵劉姐能在自己的故鄉蓋一棟有活力的建築,劉姐受安藤忠雄的這句話的鼓舞,決心把這件事情做好。當初劉姐只知道安藤忠雄,不認識妹島和世、伊東豐雄,不曉得他們也已是大師級建築師。她單純的想,如果安藤忠雄在澎湖蓋一棟建築,一定會讓澎湖加分不少。為了這個夢想,他努力做功課,看了一百位建築師的作品,寫信邀約平田晃久等建築師,最後請到前田紀貞建築師來這裡蓋了緣民宿。前田紀貞回覆劉姐邀約信件內提到,他為了感謝台灣人在311大地震時對日本的幫助,決定答應劉姐來澎湖蓋一棟建築。建築蓋了五年時間,前田紀貞也有七分之一的人生在澎湖這塊土地度過,過程中,劉姐向他學習如何尊重建築師、尊重設計專業,建築的落成,代表劉姐完成了自己一部分的夢想,這股堅持和衝勁,是一股很強大的能量,讓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離島出走 楊馥慈 
前年成立離島出走工作室,兩年時間推動澎湖石滬服務平台,有五個服務項目,第一個傳統工程修復機制,因為修復一口石滬需要耗費很大量的人力和經費,相對澎湖石滬的保存也是在依靠公部門的補助修復的費用款,發現這個問題之後這兩年自己修繕了兩口石滬,經費來源來自於這兩年所嘗試建立的模式,可以讓石滬自主修復。第二個是修復過程當中發現澎湖現在傳統匠師大部份已年過半百了,傳統修復的技法如果沒有去保存,它就會有技法凋零的問題。所以在修復的過程當中,針對在地人的部分我們邀請了當地社區有志的青年,將他們培育為正式的青年匠師;也跟社區合作針對在地遊客提供換宿,參與時間比較短,短時間內除了可以學到基礎修繕技法之外,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工藝減少老匠師再進行修復時初期比較勞力的工作,讓老匠師比較專心在技術專業上。第三個是資料庫諮詢,今年很幸運得到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支持,走訪澎湖所有的石滬,運用空拍機的視角調查全國石滬的影像和GPS位置,會想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澎湖總共有進行過兩次石滬的普查,最後一次的數量是609口,可是在我們修繕第一口的時候,空拍機飛完去查這口石滬過去的文獻資料,發現找不到了,才發現過去在做調查的時候可能因為調查的技術不足,只能人到現場訪談,現在用新的科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今年夏天去拍攝的每一天,到每個村子都可以新發現過去文獻中沒有登錄的將近五到六口的石滬,累積起來已經有一百多口的是過去沒有刊登或記載的石滬,我們預計在兩三年的時間完成這個計畫。第四個是海洋教育,針對在地教育及非營利組織,帶領兒童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傳統修繕。最後連結了不同的在地團隊,去做新型態的在地旅遊,最近在大風吹藝術祭中,負責推廣小旅行的在地嚮導工作。 

水下考古員 黃泰穎 
台南人,八年前來到澎湖一直留到現在。過去八年的時間職業是浮潛教練,留住的原因是當時接觸到潛水。帶浮潛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第一年在杭灣水下浮潛看到一張纏住珊瑚礁的網子,當時珊瑚礁上的生態死氣沉沉一片死魚與蝦,網子解開後過沒多久,就恢復了生機。這時的經驗讓他印象深刻,就此定居澎湖。目前工作是水下考古員,這項計畫已進行十年,月底將有一項成果展覽。他的夢想很多,除了目前水下考古的工作,他還想做飲食、做浮潛、畫畫,現在最明確的目標,是未來在澎湖開一間飲食店。 


彎腰青年 甘艮元 
去年因服替代役來到澎湖。一般人對澎湖只有自然風光景色、或海鮮飲食等印象,但來到澎湖後,這裡的人文文化反而最吸引艮元,隨意彎進巷弄就能看見很美的老房子。艮元來自花東,在當地常聽到小農返鄉的故事,但在澎湖卻很少人提起這裡的農業,也沒有青農返鄉的概念。在他退役前,恰好聽到草老闆的彎腰青年計畫,很受吸引,便留下來和士恩一起嘗試進行這個計畫。 


曾旭正老師:
曾老師是台灣社區營造的推手,聽過在地創青的分享,曾老師提到,今日在場的年輕人,跟過去做社區營造的狀況已經很不相同。二十五年前文建會剛推動社區營造,下鄉辦說明會,多數人已屆中年,行動出發點與動機多來自對在地文化消逝的危機感,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而且行動人數不多。而在場的各位多數是年輕人,你們對夢想的追求成為行動的驅動力。另一點最大不同,是工具的進步。比起過去網路不發達的年代,現在各種網路平台的出現,讓年輕一代的跨域合作成為一種常態。這幾點讓今天現場的氛圍和過去社造的經營很不一樣。 

曾旭正老師對這群創青出幾項建議: 

1. 在地年輕力量的網絡聯繫,固定持續辦理在地青年的聚會,網絡力量的支持能吸引年輕人返鄉,而過往美濃與竹山的社區營造,也能從人口成長數字與社區整體氣氛,看見改變。 
2. 設法促成企業家投資故鄉的機制,轉化為幫助年輕人返鄉實現夢想的平台。 
3. 如果在地青年的聚會得以持續,可討論吸引年輕人返鄉的策略,可能由學校單位或政府來推行。如東京北邊一個七萬多人的小城市,不僅來台北設辦事處,建立國際聯繫,市公所還整理幾所在地民宅,開放遊客體驗居住,設法吸引東京人口移居,並設立窗口供移居意願者諮詢。 


王俊雄老師: 
王老師表示,聽了在地創青的經驗分享,像是看了一齣電影,返鄉為家鄉做事的澎湖創青們就像從銀幕中出來。我們較常聽到離鄉到台北打拼的故事,卻少見返鄉做事的青年,建築界中,有黃聲遠建築師移居宜蘭的例子,以一個反向的方式思考地方的事。很開心有機會能見到返鄉、移居青年活生生的經驗。這種強大的動力,在學校較難教給學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讓學生與澎湖創青們進行交流,將這種強大的力量傳達給學生。 


林靜娟老師: 
就林老師先前接觸的經驗感受,感到人們對澎湖的現況是有些焦慮的。然而透過今天的分享,好像看見了另一面的澎湖。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的著作《社區設計的年代》,提到社區設計的一個觀念:不要為還沒發生的問題去憂慮,例如少子化、高齡化這些問題,應該為創造現在的幸福而努力。今天的聚會讓人有這樣的感受,澎湖創青的夢想不只是遙遠的夢,而是正在實現的狀態,如果在地創青的故事有機會出一本書,或是製作成電影,會有非常有激勵人心的力量。 

賴明正老師
賴老師與彭湖的淵源很深,每年都會來到澎湖,一直以來都有觀察到澎湖的改變。,實踐大學建築系的學生,。賴老師表示,今天在場創青們的信心、熱情跟蠻勁,驅使他們往前走,這份能量很讓人感動。而在十月初,賴老師帶領實踐大三的學生,來澎湖異地教學,進駐小門村一周,作設計工作坊,透過這個機會跟在地青年再次交流。 



曾旭正老師補充回應今天拜訪小門後的想法。首先,在這裡的計畫需要持續進行,但菜宅的再現,不會再是功能再現,重新種滿一整片田,修復的菜宅如何使用,可有不同的想像,比方結合藝術活動的展現。剛才策展人提到小門是離島中的離島,如果結合創青朋友提到「澎湖國」概念,一年中限定某天封橋、插旗,並讓進入小門的人拿護照,把這個當作一項藝術行動,讓這裡多些這樣的活動。觀察瀨戶內海的營運方式,同樣是交通不便、需要坐船的小島,需要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讓外地的人特定來此參觀。今天觀察到的遊客模式,他們坐遊覽車到這裡,看完沙灘、鯨魚洞,吃小管麵線,就結束旅程,這樣的模式也許對當地幫助不大。 如果更多的藝術行動在這裡,累積更多能量,吸引不同的人來此進行不一樣的參訪模式。同時,這些活動還是要奠基在居民豐富的日常文化,貼近居民的生活。這次駐地團隊,若有其他的機會,希望能持續下去陪伴當地人,讓地方的想法能有改變。